恭喜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林偉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266988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4-18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411804603.7,技術領域涉及:F02B39/00;該發明授權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是由林偉;王印束;王富生;景虎;王斗斗;魏恒康;張暢;徐輯林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4-12-1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增壓器散熱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水路系統、油路系統、溫度采集系統、儲放熱組件、控制器和發動機轉速傳感器,該散熱系統的控制方法為首先確定當前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再獲取當前發動機機油溫度、增壓器機油溫度和環境溫度以及冷卻水溫度,然后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增壓器機油溫度和發動機機油溫度信息并與環境溫度信息進行比對和處理,向外置電子水泵、外置電子機油泵、發動機散熱器,流量閥發送信號,實時調整其工作狀態,通過該冷卻系統和控制方法能夠實現對增壓器在不同環境溫度以及自身溫度情況下的散熱,達到減小散熱能耗的目的。
本發明授權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該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包括水路系統、油路系統、溫度采集系統、控制器和發動機轉速傳感器;所述水路系統包括形成閉合回路的發動機水泵、發動機水套、增壓器水套、發動機散熱器和外置電子水泵;所述油路系統包括形成閉合回路的發動機機油泵、發動機、增壓器、發動機機油底殼、機油冷卻器和外置電子機油泵;其中,所述溫度采集系統用于采集所述水路系統的水溫和所述油路系統的油溫以及環境溫度,并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連接;所述發動機水泵與外置電子水泵在水路系統中并聯,所述發動機水套和所述增壓器水套在水路系統中并聯;所述發動機水泵和所述外置電子水泵的出水口均與所述發動機水套和所述增壓器水套的入水口連接,所述發動機機油泵與外置電子機油泵在油路系統中并聯,所述發動機與所述增壓器在油路系統中并聯,所述發動機機油泵和外置電子機油泵的出油口均與所述發動機與所述增壓器的進油口連接;在所述增壓器水套與所述發動機水套的入水口上分別安裝有能夠調節冷卻水流量的第一冷卻水流量閥和第二冷卻水流量閥;在所述發動機和所述增壓器的機油流入口上均安裝有能夠調節機油流量第一機油流量閥和第二機油流量閥;所述發動機散熱器包括散熱翅片和電子風扇,所述發動機機油底殼和所述發動機機油泵之間設置有機油冷卻器和儲放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動發動機增壓器的冷卻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S1、確定當前發動機的工作狀態;S2、獲取當前發動機機油溫度、增壓器機油溫度、環境溫度和冷卻水溫度;S3、基于所述環境溫度、所述增壓器機油溫度、所述發動機機油溫度和所述冷卻水溫度,實時調整所述冷卻系統的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包括停機和運行,所述增壓器機油溫度為T、所述增壓器機油溫度的閾值包括T1、T2和警戒溫度值T0,所述增壓器機油溫度的理想工作溫度最小值為T理,其中T理<T1<T2<T0,發動機機油溫度為t,所述發動機機油溫度的理想工作溫度最小值為t理,設定所述發動機機油溫度的閾值為t0,所述環境溫度為t環,所述冷卻水溫度為t水;S101、若發動機停機:若K1*T2<T≤T0,則進入S301,K1根據不同的所述環境溫度預先標定獲得;S301、所述外置電子水泵和所述外置電子機油泵以及所述電子風扇以最大功率運行,直到T≤K1*T2,返回S1;若K1*T1<T≤K1*T2,則進入S302;S302、根據所述環境溫度和所述增壓器機油溫度實時調整所述外置電子水泵和所述外置電子機油泵功率,并根據所述冷卻水溫度實時調節所述電子風扇的實時轉速,直至T≤K1*T1,或T>K1*T2,返回S1;若T≤K1*T1,則進入S303;S303、所述外置電子水泵和所述外置電子機油泵關閉,所述電子風扇停機,返回S1;若T>T0,則進入S304;S304、所述外置電子水泵、所述外置電子機油泵和所述電子風扇全功率運行,直到T≤T0,返回S1。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50104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科嘉路2676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