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西南石油大學李溢龍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西南石油大學申請的專利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470216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3-25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066625.6,技術領域涉及:G01N15/08;該發明授權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是由李溢龍;李星昊;吳鋒;李財紳;譚曉華;李曉平;孟展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1-16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屬于油氣田開發領域;它建立一種科學的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其技術方案是:基于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系統,收集油氣田生產數據和標準實驗巖心幾何參數;計算折合實驗壓竄壓差和折合巖心加砂量;進行巖心造縫實驗并在填砂后測試滲透率;進行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得到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數據和礦場壓力數據,繪制被壓竄井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找出與被壓竄井實際壓力曲線相關性最大的實驗壓力曲線,據此快速得到壓裂井與被壓竄井之間的儲層滲透率;本發明實際應用效果較好,計算結果可靠,可推廣性強。
本發明授權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實驗基于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系統進行,所述實驗系統包括:巖心模擬系統1,包括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巖心夾持器Ⅲ13和圍壓泵14,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和巖心夾持器Ⅲ13具有放置巖心的腔體,所述圍壓泵14與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和巖心夾持器Ⅲ13連接并用于對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和巖心夾持器Ⅲ13的外周施加壓力;流體系統2,包括注氣管路Ⅰ212、注氣管路Ⅱ213、注氣管路Ⅲ214、注液管路215和排出組件3,所述注氣管路Ⅰ212、注氣管路Ⅱ213和注氣管路Ⅲ214分別與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和巖心夾持器Ⅲ13的入口端通過調壓閥Ⅰ24、調壓閥Ⅱ25和調壓閥Ⅲ26連通,所述注液管路215與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的入口端通過調壓閥Ⅳ27連通,注氣管路Ⅰ212、注氣管路Ⅱ213、注氣管路Ⅲ214和注液管路215用于向巖心內依次注入氣、壓裂液流體,在所述巖心夾持器Ⅰ11、巖心夾持器Ⅱ12和巖心夾持器Ⅲ13內部注氣后壓力穩定以及在注入壓裂液后壓力穩定時,所述排出組件3用于排出巖心內的氣、壓裂液流體;排出組件3,包括調壓閥Ⅴ31、氣液分離器32、干燥管33和質量流量控制器34,所述排出組件3中的調壓閥Ⅴ31用于控制巖心夾持器Ⅲ13出口壓力恒定,所述排出組件3中的氣液分離器32用于分離氣體和壓裂液,所述排出組件3中的干燥管33用于控制出口氣體干燥,所述排出組件3中的質量流量控制器34用于控制出口流量恒定,所述排出組件3中的調壓閥Ⅴ31、氣液分離器32、干燥管33、質量流量控制器34依次連接;數據采集系統4,與所述注氣管路Ⅰ212、注氣管路Ⅱ213、注氣管路Ⅲ214、注液管路215和排出組件3均連接,所述數據采集系統用于采集繪制不同滲透率下的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的實驗數據;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S100,收集油氣田生產數據和標準實驗巖心幾何參數,包括儲層壓力、井底壓力、井底施工壓力梯度、平均裂縫半長、平均裂縫高度、平均裂縫寬度、兩井井底距離、所加砂的密度、總實驗巖心長度、實驗巖心直徑和實驗巖心長度;S200,根據收集的油氣田生產數據和標準實驗巖心幾何參數進行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的實驗條件設計,其具體步驟為:S201,根據油氣田生產數據和實驗巖心數據,計算折合實驗壓竄壓差,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折合實驗壓竄壓差,單位為MPa;為總實驗巖心長度,單位為m;為儲層壓力,單位為MPa;為井底壓力,單位為MPa;為兩井井底距離,單位為m;S202,根據壓裂施工參數,計算折合巖心加砂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第i塊巖心的折合巖心加砂量,單位為g;為第i塊實驗巖心,單位為塊;為總實驗巖心數量,單位為塊;為平均裂縫高度,單位為m;為平均裂縫寬度,單位為m;為第i塊巖心的實驗巖心直徑,單位為m;為第i塊巖心的實驗巖心長度,單位為m;為所加砂的密度,單位為kgm3;為平均裂縫半長,單位為m;為兩井井底距離,單位為m;S300,對實驗巖心進行巖心造縫后填砂并測量其滲透率,其具體步驟為:S301,進行巖心造縫實驗,根據折合巖心加砂量進行填砂并測量滲透率,得到n塊不同滲透率的儲層巖心;S302,進行巖心造縫實驗,令i取n時得到最大的折合巖心加砂量,根據該巖心最大的折合巖心加砂量進行填砂并測量滲透率,得到2塊滲透率等于壓裂井和被壓竄井改造縫網平均滲透率的壓裂改造裂縫巖心;S400,進行非常規儲層壓竄氣井井間滲透率實驗,其具體步驟為:S401,巖心夾持器Ⅰ和巖心夾持器Ⅲ模擬壓裂井和被壓竄井,放置壓裂改造裂縫巖心,巖心夾持器Ⅱ模擬兩井溝通通道,按實驗次序放置n塊不同滲透率的儲層巖心;S402,關閉閥門Ⅴ,打開閥門Ⅱ、Ⅲ、Ⅳ,根據油氣田生產數據,設置巖心夾持器Ⅰ、Ⅱ、Ⅲ的實驗溫度為儲層溫度,設置巖心夾持器Ⅰ、巖心夾持器Ⅱ和巖心夾持器Ⅲ的圍壓為上覆地層壓力,設置調壓閥Ⅴ,使巖心夾持器Ⅲ的出口壓力為被壓竄井的井底壓力;S403,根據折合實驗壓竄壓差,設置調壓閥Ⅰ的出口壓力,使得巖心夾持器Ⅰ的入口壓力與巖心夾持器Ⅲ的出口壓力之差等于折合實驗壓竄壓差;S404,關閉閥門Ⅱ,根據井底施工壓力梯度,設置巖心夾持器Ⅰ入口處的壓裂液的注入壓力,使得巖心夾持器Ⅰ入口處的壓裂液的注入壓力與巖心夾持器Ⅲ的出口壓力之差等于井底施工壓力梯度與總實驗巖心長度的乘積,待壓力平穩后打開閥門Ⅴ,測量得到巖心夾持器Ⅲ出口壓力隨時間變化的數據;S405,更換巖心夾持器Ⅱ內的巖心為其他不同滲透率的儲層巖心,實驗步驟返回S401,重復實驗直到儲層巖心全部實驗完畢;S500,處理實驗數據和礦場壓力數據并繪制被壓竄井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其具體實驗步驟為:S501,根據實驗壓差反算得到被壓竄井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的實驗礦場井底壓力,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實驗礦場井底壓力,單位為MPa;為壓力傳感器Ⅳ的壓力,單位為MPa;為壓力傳感器Ⅰ的壓力,單位為MPa;為總實驗巖心長度,單位為m;為兩井井底距離,單位為m;S502,對實驗數據的時間序列除以總實驗巖心長度得到實驗滯留時間,對油氣田的實際礦場井底壓力的時間序列除以兩井井底距離得到實際滯留時間;S503,繪制被壓竄井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S600,通過對比被壓竄井壓力響應特征曲線圖版,找出與被壓竄井實際壓力響應特征曲線相關性最大的實驗壓力響應特征曲線,據此快速得到兩井之間的儲層滲透率。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西南石油大學,其通訊地址為: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大道8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