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珠海橫琴新區維思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陳力光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珠海橫琴新區維思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機器人及其分揀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1842200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4-2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010597654.2,技術領域涉及:B07C5/18;該發明授權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機器人及其分揀方法是由陳力光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0-06-28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機器人及其分揀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機器人及其分揀方法,屬于物流機器人設備技術領域,本發明為解決現有物品分揀系統離不開分揀工作人員操作的問題。它具體包括:系統啟動,CPU控制第一光電傳感器啟動,檢測傳送帶上是否放置貨物,當檢測到放置貨物信號時,向CPU發送信號;CPU控制電機驅動模塊工作,進而通過直流減速電機控制傳送帶啟動;CPU通過工作模式切換模塊判斷當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為貨物重量分揀、貨物大小分揀和貨物顏色分揀時,CPU分別根據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號、第二光電傳感器的貨物邊緣信號和第一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的貨物表面反光率判斷的貨物顏色,控制機械臂將貨物分揀至相應放置區域。本發明用于物流分揀。
本發明授權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機器人及其分揀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智能貨物分揀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分揀方法基于分揀機器人實現;所述分揀機器人包括基座1、電機驅動模塊2、直流減速電機3、傳送帶4、機械臂驅動電機5、舵機6、機械臂7、第一光電傳感器8、第二光電傳感器9、碰撞傳感器10、壓力傳感器11和CPU13;傳送帶4和機械臂7分別固定安裝在基座1的兩端,第一光電傳感器8設置于傳送帶4尾端,用于檢測傳送帶4上是否放置貨物以及檢測貨物的反光率,第二光電傳感器9設置于傳送帶4尾端的側方,用于檢測到達傳送帶4尾端的貨物大小,壓力傳感器11設置于傳送帶4尾端,用于檢測到達傳送帶4尾端的貨物重量,碰撞傳感器10設置于機械臂7的機械爪7-4上,用于檢測貨物的抓取程度;第一光電傳感器8、第二光電傳感器9、碰撞傳感器10和壓力傳感器11的檢測信號發送至CPU13,CPU13根據檢測信號控制電機驅動模塊2、機械臂驅動電機5和舵機6工作,電機驅動模塊2通過驅動直流減速電機3控制傳送帶4啟停,機械臂驅動電機5驅動機械臂7工作,舵機6驅動機械臂7的轉動;它還包括工作模式切換模塊,工作模式切換模塊包括工作模式選擇模塊、切換開關和和指示燈模塊;工作模式選擇模塊用于選擇當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貨物重量分揀、貨物大小分揀或貨物顏色分揀;切換開關用于切換工作模式,并將當前工作模式發送至CPU13;指示燈模塊用于根據當前工作模式控制指示燈顯示不同顏色或狀態;該分揀方法具體包括:S1、系統啟動,CPU13控制第一光電傳感器8啟動;S2、第一光電傳感器8檢測傳送帶4上是否放置貨物,當檢測到放置貨物信號時,向CPU13發送貨物放置信號;S3、CPU13根據貨物放置信號控制電機驅動模塊2工作,進而通過直流減速電機3控制傳送帶4啟動;S4、CPU13通過工作模式切換模塊判斷當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為貨物重量分揀時執行S5;工作模式為貨物大小分揀時執行S6;工作模式為貨物顏色分揀時執行S7;S5、CPU13控制壓力傳感器11啟動,壓力傳感器11檢測到壓力信號時,將壓力信號發送至CPU13,CPU13根據壓力信號控制機械臂驅動電機5和舵機6啟動,驅動機械臂7工作,同時CPU13根據壓力信號控制機械臂7將貨物分揀至相應放置區域,然后返回執行S2;S6、CPU13控制第二光電傳感器9啟動,第二光電傳感器9檢測到貨物邊緣信號時,將貨物邊緣信號發送至CPU13,CPU13根據貨物邊緣信號控制機械臂驅動電機5和舵機6啟動,驅動機械臂7工作,同時CPU13根據貨物邊緣信號控制機械臂7將貨物分揀至相應放置區域,然后返回執行S2;S7、CPU13根據第一光電傳感器8檢測到的貨物表面反光率判斷貨物的顏色,CPU13控制機械臂驅動電機5和舵機6啟動,驅動機械臂7工作,同時CPU13根據貨物的顏色控制機械臂7將貨物分揀至相應放置區域,然后返回執行S2。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珠海橫琴新區維思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梅華東路491號308室;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