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浙江勇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陳學勇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浙江勇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482076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4-18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411736484.6,技術領域涉及:H02B1/56;該發明授權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是由陳學勇;吳春玲;胡加濱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4-11-29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屬于電能過濾器技術領域。包括控電柜防護柜體以及控電柜防護柜體外表面上鉸接的密封門,控電柜防護柜體的內部軸心位置處通過輔助支架固定安裝有電能過濾器主板,電能過濾器主板的外邊緣位置處通過輔助支架固定安裝有第一圓環架,通過在控電柜防護柜體內部配置第一圓環架和可調控風模塊,結合圓環驅動模塊中的伺服電機和轉板,實現了風扇葉的360°環繞式轉動,有效帶走了電能過濾器主板周圍的熱量。同時,外伸式紅外檢測單元能夠在轉動過程中進行360°無死角掃描,實時監測電能過濾器主板各部位的溫度,確保在高溫元件造成設備損害前采取預防措施,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發明授權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智能過濾節能控電裝置,包括控電柜防護柜體(1)以及控電柜防護柜體(1)外表面上鉸接的密封門,其特征在于:以密封門一側為整體裝置的前側,所述控電柜防護柜體(1)的內部兩側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架(3),所述控電柜防護柜體(1)的內部軸心位置處通過輔助支架(3)固定安裝有電能過濾器主板(4),所述電能過濾器主板(4)的外邊緣位置處通過輔助支架(3)固定安裝有第一圓環架(5),所述第一圓環架(5)的圓環邊上依次配置有若干組可調控風模塊(6)與冷卻液供給模塊(7),所述第一圓環架(5)的圓環面上配置有用于驅動所有可調控風模塊(6)進行轉動的圓環驅動模塊(9);所述圓環驅動模塊(9)包括固定安裝于電能過濾器主板(4)后側軸心位置處的伺服電機(91),所述伺服電機(91)的輸出端上固定安裝有轉板(92),所述轉板(92)的側面上固定安裝有外伸式紅外檢測單元(98),所述外伸式紅外檢測單元(98)跟隨轉板(92)的轉動以圍繞著電能過濾器主板(4)的外邊緣進行360°環繞式掃描;其中,所述可調控風模塊(6)包括軸桿(61)以及軸桿(61)外側的齒輪套頭(62),且每一個軸桿(61)的桿面上均配置有風扇葉(63),所述圓環驅動模塊(9)還包括活動設置于第一圓環架(5)外側的齒輪圓環(96),所述齒輪圓環(96)用于嚙合帶動每一側風扇葉(63)靠壓于相鄰的冷卻液供給模塊(7)上以擠出冷卻液且隔絕空氣進行應急處理;所述圓環驅動模塊(9)還包括活動安裝于第一圓環架(5)圓環面前側的套合圓環框架(93),所述套合圓環框架(93)的后側邊緣位置處固定連接有翼板(94),所述轉板(92)遠離伺服電機(91)的一端位置處配置有與翼板(94)固定連接的桿件,以帶動套合圓環框架(93)圍繞著內圈的電能過濾器主板(4)進行360°轉動,所述冷卻液供給模塊(7)包括固定連接于套合圓環框架(93)的圓環邊框內側中的若干組空腔分隔塊(71),且每兩個空腔分隔塊(71)之間均活動安裝有一個軸桿(61),且每一個軸桿(61)朝向套合圓環框架(93)前側一端均向外穿出,且穿出端上均固定安裝有齒輪套頭(62),所述軸桿(61)的外桿面均固定連接有風扇葉(63),且每一片風扇葉(63)朝向套合圓環框架(93)外邊緣的一側均向外伸出;所述圓環驅動模塊(9)還包括開設于套合圓環框架(93)前側圓環面上的套合圓槽(95),所述套合圓槽(95)中活動套合有齒輪圓環(96),所述齒輪圓環(96)的內環邊上開設有齒口,且開設的齒口與每一側的齒輪套頭(62)嚙合對應,所述控電柜防護柜體(1)的內頂部中間位置處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伸縮單元(13),所述第二電動伸縮單元(13)包括電動伸縮桿,且電動伸縮桿的伸縮端朝向齒輪圓環(96)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電動伸縮單元(13)的伸縮端上配置有滾珠,且所述齒輪圓環(96)的外環邊上開設有與第二電動伸縮單元(13)的伸縮端滾珠套合的齒口。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浙江勇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18050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剛泰藝鼎廣場A幢辦公樓3001室;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