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劉金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劉金申請的專利一種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及以其作為熱源的果蔬烘干機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3324398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5-13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110737419.5,技術領域涉及:F26B21/14;該發明授權一種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及以其作為熱源的果蔬烘干機是由劉金;劉正濤;張偉明;王義斌;陳溫福;康麗晶;付云會;趙小洲;于志;李春宇;劉雪松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1-06-3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及以其作為熱源的果蔬烘干機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及基于此燃燒爐作為熱源的果蔬烘干機。其中立式生物質顆粒燃燒爐包括儲料箱、電機、送料裝置、燃燒室、1號燃燒爐、2號燃燒爐、散熱器、動力傳動系統及連接裝置、自動點火裝置、自動控制系統、供氧裝置。其中燃燒器設計成一次、二次兩個燃燒室,呈階梯式設計,燃燒室內設有焦渣破碎分離裝置,排灰排渣裝置;集渣器等其他輔助裝置。本發明的效果是:達到使燃燒料充分燃燒,大幅度提高生物質可燃物的燃燒利用率,節約燃料減少浪費,且及時清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從而保證燃料燃燒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證烘干機正常工作狀態。
本發明授權一種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及以其作為熱源的果蔬烘干機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立式生物質燃燒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設置的燃燒器10、1號燃燒爐7、2號燃燒爐4、散熱器2;其中,燃燒器10包括:燃燒器10底端設有燃燒器底座12,燃燒器10具有立式多筒結構,所述立式多筒結構為多個筒軸線豎直排列且筒體相連的多筒結構;燃燒器10中的每個筒狀結構的腔體均設有燃燒室,燃燒室上方敞口與1號燃燒爐7相連,相鄰的燃燒室之間設有通道,燃燒室設有底盤,底盤上設有撥片33,通過撥片33轉動將燃燒產生的焦渣破碎并將未充分燃燒的燃料輸送至相鄰的下一級燃燒室進一步燃燒,在末級燃燒室筒壁上設有第一排渣口8,末級燃燒室中的撥片將燃燒后的不可燃物及焦渣傳送至第一排渣口8排出燃燒室;1號燃燒爐7的側壁設有進料口,一次燃燒室20位于進料口的下方,一次燃燒室20側壁上設有自動點火裝置19,自動點火裝置19位于一次燃燒室底盤118的上方;1號燃燒爐7的上部設置2號燃燒爐4,且在1號燃燒爐7與2號燃燒爐4之間設有第二供氧口6;2號燃燒爐4的出氣口通過散熱器一側散熱器煙氣通道入口3與散熱器2連接,并由散熱器頂部的散熱器煙氣通道出口1排出;所述立式多桶結構為兩個筒軸線豎直排列且筒體相連的雙筒結構,燃燒器10設有兩個燃燒室,分別為一次燃燒室20和二次燃燒室9;一次燃燒室的底盤118的上邊沿設有連通一次燃燒室和二次燃燒室的通道,二次燃燒室的底盤234位于所述通道開口的下方,且底盤118的上邊沿高于底盤234的上邊沿,一次燃燒室里未充分燃燒的燃料通過撥片破碎并傳送到二次燃燒室進一部燃燒;所述一次燃燒室20所在筒體的上部為完整的筒型結構,一次燃燒室20的筒體下部筒壁設有缺口;二次燃燒室9所在筒體的上部筒壁設有缺口,二次燃燒室9的筒體下部為完整的筒型結構;一次燃燒室上部筒壁嵌入二次燃燒室上部筒壁的缺口中,二次燃燒室下部筒壁嵌入一次燃燒室下部筒壁的缺口中,一次燃燒室與二次燃燒室通過兩個筒體相互嵌入而形成的空隙連通;所述燃燒室所在的筒體中均設有轉動立軸16,立軸的上端位于燃燒室底盤的下方,立軸通過護套17與空心軸32連接;所述空心軸32具有中空的腔體結構,空心軸32表面布設貫穿空心軸表面的氣孔,空心軸貫穿燃燒室底盤,位于底盤上部的空心軸與撥片連接;所述撥片為具有中空結構的空心撥片,空心撥片表面布設貫穿撥片表面的氣孔,且空心撥片的中空腔體與空心軸的中空腔體連通;在各燃燒室所在的筒體上均設有燃燒室供氧口11,所述燃燒室供氧口11位于燃燒室底盤的下方;與空心軸連接的撥片具有不同的長度,長撥片掃過的圓形區域,外沿距離空心軸軸心的長度為0.95~0.9倍筒體半徑,短撥片掃過的圓形區域,外沿距離空心軸軸心的長度為1.1~0.9倍的D-Rt,其中:D為相鄰兩個燃燒室所在筒體之間的筒軸距,Rt為與短撥片所在筒體相鄰下一級燃燒室所在筒體的筒半徑。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劉金,其通訊地址為:114319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洋河鎮向陽路44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