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河南孟電集團興迪鍛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李經明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恭喜河南孟電集團興迪鍛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使用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1842606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4-01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010755735.0,技術領域涉及:B21D26/02;該發明授權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使用方法是由李經明;歐陽翎;胥志高;曹廣;蔣啟超;劉先林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0-07-31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使用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下梁、工作臺、中梁、下截水室、上梁、充液封板、上截水室、沖擊錘頭、沖擊動力頭;充液封板將下截水室的上端口封閉,中梁通過提升油缸上行,將充液封板抵緊于上截水室的底面,下頂油缸將工作臺頂升將下截水室的下端口被封閉,在下截水室內充填高壓液體,讓工件毛坯充液拉伸成形大部特征;充液封板將下截水室的上端口打開,提升油缸與下頂油缸讓工作臺與中梁同時上行,使上截水室與下截水室組成一個完整水室,在完整水室內充水至規定水位,沖擊動力頭向下推動沖擊錘頭,實施高能高速沖擊成形,以解決局部特征尺寸難一次成形的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局部特征尺寸的位置精度,提高零件整體的性能。
本發明授權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使用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大型充液沖擊復合成形裝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推模油缸(130)將移動工作臺(230)推出裝置外,工作臺(200)隨移動工作臺(230)被推出,將模具安裝在工作臺(200)上,將工件毛坯放置在模具合適位置并蓋上模具坯料蓋板,推模油缸(130)將工作臺(200)與移動工作臺(230)復位;下頂油缸(110)頂升工作臺(200),將模具、工件坯料及坯料蓋板頂貼在中梁(300)的底面,使下截水室(400)的下端口封閉;(2)雙耳環聯接式牽引油缸(320)將充液封板(500)推回到中梁(300)的中央位置,充液封板(500)將下截水室(400)的上端口封閉;(3)向被封閉的下截水室(400)充滿低壓水溶液,提升油缸(610)、下頂油缸(110)上行,使充液封板(500)與上截水室(700)的底面緊貼,調整下頂出油缸的油壓力形成預設的壓邊力;(4)向封閉的下截水室(400)充填工件成形所需壓力的液體,使工件坯料的大部特征充液拉伸成形,完成充液成形工藝;(5)下頂油缸(110)和提升油缸(610)同時下行,讓充液封板(500)離開上截水室(700)底面,充液封板(500)被抬起,兩個雙耳環聯接式牽引油缸(320)將充液封板(500)推出,使下截水室(400)的上端口被打開;(6)提升油缸(610)縮回,下頂缸頂升,將下截水室(400)的上端開口與上截水室(700)的下端開口緊貼組成一個完整水室,使工作臺(200)、模具、已充液拉伸成形的工件坯料、坯料蓋板、中梁(300)、上截水室(700)形成一個整體;(7)向完整水室內充水,使水位達到預設位置;(8)通氣孔(953)將壓縮空氣充入沖擊缸緩沖套(950)的下排油通道(952)中,將液壓油全部吹入油箱(2100)中;(9)錘頭鎖緊缸活塞桿(640)下行將鎖緊柱銷(740)頂出,將沖擊錘頭(800)鎖定;同時蓄能器閥塊(920上的大插裝閥(990)打開,小插裝閥(9100)關閉,蓄能器(910)內的高壓油液充入油壓腔(921)中;(10)錘頭鎖緊缸活塞桿(640)上行,沖擊錘頭(800)被解鎖,沖擊缸活塞桿(940)在蓄能器(910)的高壓液壓油推動下帶動沖擊錘頭(800)向下沖擊,實現高能高速沖擊成形;(11)蓄能器閥塊(920上的大插裝閥(990)關閉,蓄能器(910)充液;小插裝閥(9100)打開,下進油口(954)供油,沖擊缸活塞桿(940)帶動錘頭回升到最高位,錘頭鎖緊缸活塞桿(640)下行將鎖緊柱銷(740)頂出,將沖擊錘頭(800)鎖定;(12)下頂油缸(110)下行,使工作臺(200)復位;推模油缸(130)將移動工作臺(230)連同工作臺(200)推出,取下坯料壓板和完成加工的工件坯料;(13)循環工作步驟(1)至(12)。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河南孟電集團興迪鍛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453621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孟莊鎮孟電工業大道中段;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